当前位置:首页 >> 书讯书评 >> 广搜博采集大成 论旨辩讹阐幽微——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简评

浏览过该篇的读者还浏览了

书讯书评

广搜博采集大成 论旨辩讹阐幽微——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简评 发布时间:2012-1-12 14:58:41   作者:林日波  

  晚唐女子鱼玄机有诗言“自恨罗衣掩诗句,举头空羡榜中名”,其自觉的诗文创作意识以及对两性区别判然的无奈展露无遗。相比于鱼玄机这种欲冲破性别藩篱之束缚的态度,深受“中朝”传统文化熏染的朝鲜半岛女性却要“本分”得多,“士大夫家闺范严正,绝不学诗词”(郑万朝《榕灯诗话》),“虽有英姿,止治纺绩而已,是以妇人之诗罕传”(徐居正《东人诗话》卷下)。因此,尽管朝鲜半岛女性汉文学创作渊源悠久,但其传播更多时候只限于家族内部或者闺阁之间,流传不广。

  自朝鲜文士许筠在其著述中对朝鲜女性的诗文创作加以揄扬,并为其姐许楚姬(号兰雪)编纂《兰雪轩集》之后,朝鲜半岛辑录选评女性诗文作品之风渐开。随着女性诗文集的流存积累,数量渐多,文献目录中亦开始增设“闺秀”、“女流”之目,不期然而然为后来的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的搜集汇编指示了门径。经韩国学者闵丙焘、许米子前后五十余年(1950 —2003)的努力,共得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28种。在此基础上,南京大学域外汉籍研究所所长张伯伟教授经过数年的寻访,广搜博采,又新获11种,在俞士玲教授、左江副教授的襄助下,点校整理为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一书,堪称集大成之作。概括言之,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:

  第一,收罗完备,编排得体。凡是生于1910年前,主要诗文创作完成于1948年前的女性,其著述都被收录在《全编》中,共有39种,其中别集30种、总集7种、专书2种。称其“是迄今为止网罗文献最富之著”,殆不为过。全部39种著述分为正编、附编,前者收录别集(《林碧堂遗集》《兰雪轩集》《小坡女士诗集》等)、家集(《安东世稿》等)、唱和集(《连珠录》等);后者收录专书(《御制内训》《胎教新记》等)、选集(《李朝香奁诗》《东洋历代女史诗选》等)。附录两种载于书末。

  第二,资料丰富,补苴阙佚。因为有别集、家集、选集、专书不同的形式,39种著述在流传的过程中或有人偶记轶事,或有人乐为序跋,或有人发现残篇……《全集》遂将诗文集之外的佚文、序跋、传记、书函等相关材料辑为“补遗”或“ 附录”,丰富了内容,有助于研究者全面地了解某一女性其人其书。如任氏《允挚堂遗稿》附录从俞汉隽《自著·准本》一中辑出的《允挚堂稿序》以及从任圣周《鹿门集》卷十一中辑出的与其妹任氏的书信六通,俞汉隽称任氏“言性与天命与人道心辨,其旨或深造独诣,无让乎穆、范单辞之警拔,而论史亦精透有条理”,此论断与任氏季弟称“其剖析义利之辨,出入性命之妙,谈经说理,有若茶饭,如是集者,殆书契后无见焉”(《跋二》)可互为佐证。尤其是六通书信皆任氏与其兄讨论《大学》《中庸》之义,于中可见《允挚堂遗稿·经义》现存《大学》六条、《中庸》二十七条经过任氏兄弟的润色,同时反映了任氏认识变化的过程。另外,《历代韩国女性诗文评论资料汇编》、《历代韩国女性诗文研究论著目录汇编》两种附录,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按图索骥的便利。

  第三,论旨辩讹,考证谨严。鉴于前人对朝鲜时代女性诗文文献缺乏系统的整理,因而此番整理,张伯伟教授于每种著述之前特加解题,“论其旨归,辨其讹谬”,最大程度地解决了诸如作者行年、作品真伪、文字正讹等问题。如《林碧堂遗集》解题指出,俞世基从《列朝诗集》中所辑《贫女吟》一诗乃兰雪轩之作,他虽用过《国朝诗删》,但对卷末“许门世稿”失于翻检,以致此误沿袭至今。另外解题还特别指出,俞世基曾遍请名流为《遗集》作序跋,原集所收七篇中有南九万《金夫人枕角绣诗序》,而其《题林碧堂七首稿后》因揭出其中混杂他人制作遂被刊落,《全编》在集后“附录”中补出,有兴趣的读者当能从这一现象中窥见有趣的问题。

  尽管相比于同时期的中国女性诗文集的数量,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一书所收39种可谓寥寥,然而因为同处于汉文化圈的缘故,它们却可以在文学、社会等层面为我们提供一种参照,《全编》更大的意义当在此。

  (《朝鲜时代女性诗文集全编》,凤凰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,定价280.00元)

(来源:古籍新书报 2011年12月)